首页>>两栖>>无尾目

哀牢髭蟾

2022-10-14 13:45:31 346

哀牢髭蟾的简要介绍

哀牢髭蟾的名称源于哀牢山,原因是它最初于1980年代在云南的哀牢山发现;不过,其实在邻近的无量山亦有其踪影。在无量山,由于其“昂、昂”的叫声,所以又被称为“昂”。


哀牢髭蟾生活在海拔2200-2500米的常绿阔叶林带,所在环境气候温湿,光线暗弱,林内多岩隙小溪,溪水平缓,两岸植被繁茂,地面落叶层较厚,石上着生有苔藓等植物。成媚以陆栖为主,常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8月的夜间曾发现陔蟾在离岸边15米的山坡上活动及觅食。其活动力差,行动缓慢,极少跳跃,易于捕捉。冬季很难见到其踪迹,当地群众曾在11月间发现5只髭蟾聚居在一个阿洞里,可以推测这是该蟾的冬眠场所。蝌蚪多栖于水流平缓处石下或石隙间,游动敏捷有力,徒手不易捕捉。

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2月上中旬山蛰,并入溪抱对开始产卵,繁殖季节2月中旬至3月。此期水温9-12℃,pH6.5左右。产卵环境多在沟面较宽,水流平缓,水质清澈,水深10厘米左右,卵群一般多产在大石块之底面,卵群圆环状或片状,一团或数团粘连在一起,最多者在一块石下有17团之多;3月间,在有卵群的人石下多栖有1个雄蟾,少有2个的情况。每一卵团平均有卵245(230-256)粒。受精卵40天左右孵化,孵化率大约为53-75.6%,80天左右的蝌蚪体全长可达24.6毫米左右。


哀牢髭蟾分布区狭窄,数量不多,其体态奇特,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稀有蛙类资源。除天敌如蛇类、短尾猴等动物捕食哀牢髭蟾外;群众也有捕食蛙类的习惯,哀牢髭蟾也是被吃对象之一;同时还破坏该蟾的产卵场所,致使卵群不能发育孵化。以上情况是对中国珍稀蛙类资源极大的浪费,长此下去,会使这一资源枯竭,甚至有绝灭的危险。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加强保护措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这一珍贵蛙类资源。


哀牢髭蟾能捕食多种害虫对森林有一定保护作用。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哀牢髭蟾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鼓膜隐蔽;有耳柱骨,无犁骨齿。体背部有痣粒组成的网状肤棱,四肢背面肤棱呈纵行;体腹面布满小疣粒,有腋腺和股后腺。体背面灰紫色或灰褐色,杂有黑色斑;眼部上半部分为浅蓝色,下半部分为黄褐色;前肢横纹少而不明显,后肢横纹显著;腹面乳白色,布满黑色碎云斑。

哀牢髭蟾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国内分布于云南(景东县哀牢山徐家坝、双柏、新平、屏边)。国外分布于越南(沙巴)。

生活于海拔2200-2500m的山区溪流及其附近,营陆栖生活。2月中旬至3月入溪繁殖,卵群呈环状或片状黏附在石头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