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湍蛙是中国特有种。该蛙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很少。背面皮肤具许多小疣,体前部和体侧疣粒尤为突出;腹部皮肤光滑。该蛙生活于海拔1 50~300mm的山溪急流石问,常栖息在小瀑布附近的石上或瀑布里的石壁上,任流水飞溅和冲击。曾发现该蛙的卵12粒和60粒贴附在瀑布内的崖石上。8月31日的雌体(体长45 mm),...
短尾鹦鹉是典型的攀禽,体形小,尾较翅短;嘴较细削,脚短,强劲有力,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体羽主要是绿色,红嘴红腰,翼下为青绿色带绿色翼衬。喜成对或成小群活动,也与其他物种混群。一般在树冠顶层活动,但有时为了寻找合适的食物,也下降到较低的地方。主要吃花蜜和鲜花。晚成雏。短尾鹦鹉...
蓝腰短尾鹦鹉是一种小鹦鹉,也叫墨西哥鹦哥,体羽主要是绿色,翅膀为蓝色。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晚成雏。主要栖息于干燥和半开阔充满灌木和树木的地区、开阔的林区、刺丛平原、次要植被...
獐外文名River Deer,有2个亚种,比麝略大。《本草纲目》说注:“獐无香,有香者麝也,俗称土麝,呼为香獐”。獐不结大群,居或成双活动,最多3-5只在一起。行动时常为窜跳式,迅速。獐生性胆小,两耳直立,感觉灵敏,善于隐藏,也善游泳,人难以近身。雄性獐是领地性很强的动物,会用尿液和粪便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当别的雄...
原麝外文名Taiga Musk Deer,有3个亚种,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原麝常单独活动,或雌兽与子兽组成家族活动,一般晨昏活动较为频繁。夏季多在石砬子、河谷附近的陡峭山崖活动;冬季喜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栖息。原麝为山地动物,能轻快敏捷地在险峻的悬岩峭壁上活动,在密林中也常行于倒木上,并有攀登斜树的习性,极善跳跃。视...
喜马拉雅麝外文名Himalayan Musk Deer,无亚种,是中国五种麝之一。喜马拉雅麝香具有强烈的嗅觉。雄性通过将尾腺与植被摩擦来标记自己的领地。这种分泌物还阻止了繁殖季节的竞争对手。喜马拉雅麝香在受到惊吓时会发出嘶嘶声,甚至在受伤时还会尖叫。他们还具有良好的听觉意识,可以警惕危险。被追捕时,喜马拉雅麝香鹿会寻找...
发情交配期多在10月,孕期6个月,次年7月产仔。雄性与多个雌性交配。雄性气味在繁殖季节标记并保卫领土。雄性上存在的气味腺暗示它们可能参与类似的行为。妊娠期从185天延长至195天。分娩是在6~7月,雌性通常产1~2仔。幼崽在出生时重约500克。长到3~4月大的时候断奶,并且在6个月大左右时达到成年黑麝的体型。雌性可能每...
林麝外文名Forest Musk Deer,有5个亚种,最著名的”麝香“就产于它。林麝是一种胆小懦怯、性情孤独的动物,白天休息,早晨和黄昏才出来活动。平时雌雄分居,过着独居的生活,雌麝常和幼麝在一起,雄麝则用它们巨大的麝腺标志领域和吸引配偶。林麝视觉和听觉灵敏,遇到特殊的声音即迅速逃离或隐藏于岩石中。它们能轻快敏捷地...
安徽麝外文名Anhui musk deer,自80年代安徽麝被发现以来,其生物分类的问题一直没有定论,有结论认为安徽麝是原麝的一个亚种,有结论认为安徽麝是林麝的一个亚种。直到21世纪初,学者经过研究,确定大别山的麝是(安徽麝)一个独立的种。安徽麝的活动区域随季节的交替而有所变迁,春季在低山阳坡灌丛中,夏季在高山石崖边,...
威氏鼷鹿外文名Williamson's Chevrotain,是一种体型非常小的原始鹿类,无亚种。威氏鼷鹿属于分布于泰国和老挝北部和中国云南省勐腊县的一种鼷鹿,原与爪哇鼷鹿(Tragulus javanicus)一起被划归为小鼷鹿(Tragulus kanchil)的一个亚种,2004年起爪哇鼷鹿与威氏鼷鹿成为了独立物种。1916年,一位名叫“威廉姆逊”...
野骆驼Bactrian Camel,单型种,巨大的有蹄类动物,尚无有效亚种。野骆驼善于奔跑,行动灵敏,反应迅速,嗅觉十分厉害,有人认为它就是靠嗅觉在沙漠中寻找到水源的,也可能是凭借特有的遗传记忆。白昼活动,行走时步履坚定,昂首阔步,但性情胆怯而机警,平时较为温和,但发怒时会喷吐唾液和胃里的东西。虽然可以在沙漠之中...
蒙古野驴外文名Asiatic Wild Ass,有5个亚种,是大型有蹄类动物。蒙古野驴有集群活动的习性,雌驴、雄驴和幼驴终年一起过游荡生活。每群5-8头或20-30头。在夏季,水草条件好和人为干扰少的地方,蒙古野驴群体会很大。生活在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依夏克帕提湖边的蒙古野驴群,大群的个体数常常在100多头到200多头之间。而...
普氏野马英文名Przewalski's Horse,属大型有蹄类哺乳动物。普氏野马性机警,善奔驰;一般由强壮的雄马为首领结成5-20只马群,营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线到泉、溪边饮水。三五只或十余只成群游荡。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在进食之后常互相清理皮肤,一般呈相反方向站立,然后将头伸到同伴的侧身,轻轻地啃拭对方的耆甲...
带纹海豹外文名Ribbon Seal,属海豹中的小型种,无亚种。通常单独生活,通常成小群聚集。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繁殖地和浮冰海洋间迁徙与觅食。一到繁殖季节,各个年龄段、性别和大小的海豹会聚集在一起。脱毛、繁殖都在春季破冰时到来,成年海豹登陆浮冰繁殖,幼体则在浮冰上脱毛。带纹海豹腹内生有一个发声气囊,用于水下交流。...
髯海豹外文名Bearded seal,有2个亚种,海洋中胡须最长的海豹。髯海豹一般独居,很少与其他个体登上同一块流冰。但在春季和初夏时可见到在冰上的小群髯海豹。登到冰上的髯海豹总是面向着水,距离水很少超过一个身位。髯海豹的警惕性很高,在冰上活动时,即使感到有一丝危险,也会立即逃入海水中。雄兽可以发出很粗的吼声。多...
北海狮外文名Northern Sealion,是海狮科最大的一种,有2个亚种。北海狮性情温和,喜欢集群。游泳和潜水主要依靠较长的前肢,偶尔也会爬到岸上晒晒太阳,夜里则在岸上睡觉。北海狮在岸上活动时非常机警,胆量与它庞大的身躯极不相称,一有风吹草动便集体迅速回到海水中,即使在睡觉时,群体中也有“哨兵”担任警戒,发现危险...
北海狗拉丁学名Callorhinus ursinus,有6个亚种,是一种大型的海生哺乳动物,雄性北海狗生殖器称为“腽肭”,可入药,俗称腽肭兽。北方海狗是恒温动物。但由于极地的寒冷气候,海狗必须借助其厚厚的皮毛(一年褪一次)及一层约15厘米的皮下脂肪进行保暖。海狗还长有长而敏感的胡须,以此来感知四周是否存在食物或天敌。海狗...
雪豹外文名Snow leopard,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有3个亚种,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而得名。雪豹偏好晨昏活动,夜间活动比白天活动更多,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尤以黄昏为最。其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纵身一跃,最远可达15米,最高可达6米。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线,喜走山...
花豹英文名Leopard ,是一种大型肉食性动物,有9个亚种,身上图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由于花豹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花豹呈现出差异较大的体重特征,以至于人们一度认为有两种动物,大的叫“leopard”,小的叫“panther”。伊朗北部的豹,体重可达到90千克(成年雄豹);而中东山地的阿拉伯豹则可能只有...
亚历山大鹦鹉外表有点类似环颈鹦鹉,但是体型明显大的多,且翅膀上有明显红斑,有不错的学话能力,天性温和,人工饲养可训练学会一些技巧,出现许多颜色的变种。栖息于热带各类有树环境中,喜开阔有树生境。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在夜栖地和食物资源富集处常集成大群,飞行中常发出尖叫声。天然食物包含了野外与农田的种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