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哺乳>>食肉目

大斑灵猫

2022-08-22 18:37:18 146

大斑灵猫的简要介绍

大斑灵猫外文名Great Civet,无亚种,跟大灵猫很相似,只不过大斑灵猫身上则有更大的斑点。

b7fd5266d016092447ad7cdbd30735fae7cd3462.jpg

大斑灵猫经常喜欢单独活动,而且一般在夜晚觅食。每当夜幕降临或者黎明前,活动最为频繁,行动快速敏捷,所以当地人喜欢叫它彪鼠。众所周知,由于体型较小,大斑灵猫难免成为别的食肉动物的捕食对象。当然,大斑灵猫不会坐以待毙,它们像黄鼠狼一样,遇到危险就会从生殖部位放出来一股恶臭万分的分泌物,让天敌知难而退。让人意外的是,这种恶臭的分泌物还是个宝贝,经过专业提炼稀释后,是一种极好的香味剂。

以前,在林地边缘的稀树灌丛林、河谷两岸草灌丛中,大斑灵猫很常见,甚至在沟边以及村寨附近也较为常见。如今,大斑灵猫在中国的野外已尤为罕见,在广西与云南还有发现,但数量极少。

大斑灵猫数量非常稀少。20世纪70年代以来仅在云南南部和广西西南部猎民中收集到8张毛皮。1988年在云南省外贸仓库检查500多张大灵猫皮中,仅发现12张大斑灵猫皮。在中国是一种极为稀有的物种。

大斑灵猫的致危因素主要是猎捕。同时,分布区过于狭小和种群分布的相对隔离也是种群小的一个原因。

在中国云南南部的分布区已建立大斑灵猫自然保护区,能否起到保护作用,尚不得而知。建议首先要进一步收集大斑灵猫的分布和种群状况。由于它与大灵猫较为相似,容易混淆,且数量稀少,分布区当地加强严格保护十分关键。大斑灵猫在缅甸的Htuang Pru保护区和Hukaung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泰国的Taphyra国家公园已经设立保护区。在越南,大斑灵猫的贸易在理论上受到管制和保护。大斑灵猫在马来西亚半岛和泰国受到保护。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Ⅰ级。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EN)。

列入《中国云南省珍稀保护野生动物》——Ⅱ级。

2021年2月5日,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大斑灵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杜绝野味。

维护生态平衡,人人有责!



大斑灵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大斑灵猫与大灵猫区别在于2条黑色颈纹、更大的斑点、4个黑色尾环;以及m2宽度大约等于其长度。体态和大小与大灵猫相似,但其颈下部有2条黑色横纹;背部灰褐色,1条黑纹从肩部贯穿到臀部,背侧有大的深褐色斑点;前足的第三和第四趾上完全没有皮鞘。身体后部有十分清晰的圆至方形斑点,这些斑点列成几排,斑点中间为苍白色。中背纹为黑色,并且明显与斑点分开。尾部有4个黑色环,尾端黑色。
头骨与大灵猫近似,但牙齿更大,下颌骨更长。矢状脊退化或缺如,枕脊相当发达。眶上突退化成“肿块”且不突出于眶内区。眶内区和额骨区鼓胀。吻延长,以致眶上突大约在头骨的正中。上腭宽而长,超出中翼骨。m1的下三角座长,跟座与其等大或更小。m2比m1的跟座更小。
跖行,前后足均具5趾,但第1趾甚小而远位;其余4趾印近乎等大并呈椭圆形,第2、5趾印和第3、4趾印分别呈前后排列,前位的中间2趾印相对间距较近;4趾印均不带爪印。前后间垫印呈后中部深凹的略似长二角形(有别猫类的重要特征),前突显著前位,后足间垫略宽大,其前端梢盾。总体上看,前足印较后足印显得短宽。
地栖,常单独活动。夜行性,夜幕降临后1~2小时及黎明前活动最为频繁。主食鼠类、昆虫、蛇类、蛙类、小鸟和鸟卵等动物性食物,亦食热带野果等。

大斑灵猫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现存:分布于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
可能灭绝:中国(仅见于广西东南,云南东南、南部和西南边境地带)、越南。
喜欢有茂密植被和河岸生态系的亚热带和季雨林。主要栖息于东南亚热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林缘沟谷、山地稀树灌丛和河谷岸边草灌丛。在稀树灌丛林、林缘沟边及村寨附近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