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哺乳动物

树鼩

2022-12-12 17:43:12 172

树鼩的简要介绍

树鼩适应性较强,从接近海平面的低海拔地区到海拔3000m左右高原都有分布。栖息于落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和石灰岩等多种生境,也可以利用棕榈园等次生环境。广泛取食各种无脊椎动物,也可以取食花、果等植物性食物。

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树鼩是典型的树栖性物种。昼夜活动。具有有领域行为,对进入领域范围内的同性表现较强的敌意,但能够容忍异性进入。树鼩是一夫一妻制,终年可繁殖,孕期40-52天。无典型的育儿行为且又及其敏感,受到惊吓的雌性树鼩可能会吃掉幼崽。北树鼩幼崽出生48小时后可自行活动和觅食。


树鼩以黎明和黄昏时最为活跃,中午活动较少,善攀登,跳跃,行动敏捷,胆小易惊,雌性成对生活,不群居,雄性凶暴,两雄相处常互相咬斗,有较强的领地意识,使用气味标记来指示其领地的范围。能发出8种不同的声音用于警报、注意、接触和防御,其声音范围从0.4hz到20khz,声音结构取决于个体的状态和动机,音调随着恐惧的增加而增加。食物以虫类为主,也可食用幼鸟、鸟蛋、谷类、果类、树叶等。

2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树鼩曾经被认为是普通树鼩(<Tupaia glis>)的亚种,但二者乳头数目不同,遗传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中国的学者认为北树鼩存在8个亚种,但这一观点并未被国际同行接受,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北树鼩存在2个亚种。显然关于北树鼩的分类系统还有待厘定。与常用的试验动物大鼠、小鼠相比,北树鼩和灵长类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基因组研究也证实树鼩与人类拥有更多的同源基因,因此被认为可能成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的潜力。

3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中国近年来在树鼩的医学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主要用于神经、消化系统研究及甲、乙型肝炎、轮状病毒、致癌,计划生育研究。


树鼩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和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其亲缘关系与灵长类最接近(约93.4%),在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神经系统(脑功能)、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与人类近似,与灵长类动物比较,其自身具有体型小、繁殖周期短、易于实验操作、饲养成本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尤其是在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手足口、代谢性综合征、抑郁症和“应急”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建立及机理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4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低危(LC)

树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外形似松鼠的小型哺乳动物。吻部钝圆,比啮齿目松鼠类的吻部长。耳短,15-20mm。头体长160-230mm。尾长150-200mm,接近头体长,尾扁平,区别于松鼠蓬松的尾巴。背部毛发颜色深浅不一,大部分背毛颜色为棕黄色,夹杂着黑色和白色的毛发,因而背部整体呈污棕或污黄色。腹部毛色通常为浅黄色。毛色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云南种群的毛色更偏橄榄棕,而海南种群的毛色则偏猩红色。雌性3对乳头。

树鼩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树鼩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国内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南部、广西、贵州和海南岛。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南部、印度北部、不丹、孟加拉国、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最南抵达克拉地峡。

树鼩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落叶和常绿森林和次生林,喜欢潮湿的环境,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湿度至少在45到50%之间,同时也常出现在灌木丛、人工种植园和乡村花园中 。野生树鼩多在丘陵,平原近农舍旁的灌木丘林里活动,有时出入于农舍园宅,行动灵活,在土堆挖洞作穴,亦有在树上筑巢,常见单个出没于丛林或村道、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