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哺乳>>啮齿目

板齿鼠

2022-11-28 14:17:37 86

板齿鼠的简要介绍

板齿鼠属于鼠亚科(Murinae),是鼠亚科最大的种类之一。模式产地为印度,本属全世界3种,1种分布于中国。该种的分类地位稳定,属于哪个属有不同意见,曾经列入 <Gunomys>属,染色体研究结果显示,属于 <Bandicata>属。但亚种和同物异名多,达16个,加上一些地方是引入种,和人类密切相关,所以,大小、毛色等已非原始生态系统的模样,给亚种的界定带来了困难。该种栖息于农田、城市及村庄。在潮湿的稻田、河岸较多。据记载(Smith & Xie,2009),该种喜食软体动物、蟹、鱼。也食粮食,块茎等。

1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板齿鼠昼伏夜出,离洞活动时间多在黄昏和拂晓,其中又以前者为最活跃,白天在田野极少发现其踪影,只有在人烟稀少或隐蔽条件较好的地方或天阴时,昼间才偶有活动。板齿鼠警惕性较高,一遇敌情,立即逃避,来不及时,即掀起前身,背毛松竖,张牙露爪,扑向“敌人”,且发出吱吱的叫声。当它们准备出洞时,多先在洞口停留一段时间,察听外面的动静,若发现敌情,迅即转回洞内并用后足快速推土堵塞洞口。为了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板齿鼠有暂时性的迁移现象。其活动范围比黄毛鼠大,游水的本领也强,往往100多米宽的河也可游过去。


板齿鼠挖洞穴居,洞穴多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结构十分复杂,洞口比褐家鼠、黄毛鼠的大,洞口3-8个,最深的洞道离地面约1m,一般离地面80cm。洞口分前洞口和后洞口两种:前洞口仅有一个呈圆形直径约10cm,位于整个洞道的最低处,洞口处堆积着挖洞道时推出的粒状泥土,形成一个锥形大土堆;后洞口数量较多,一般在3个以上,位置较高,洞口处没有堆积锥形大土堆。洞道复杂,全长可达数米,窝巢设于通往后洞口的洞道之侧,窝巢近于圆形,直径约220mm,内垫稻草、甘蔗叶等,有的洞穴则在甘蔗叶堆和水塘边筑巢隐居,洞穴分为栖息洞和I临时洞两种。前者是板齿鼠较长期住所,结构复杂,洞口7-8个以上;后者简单,为临时避难用,洞口只有1-3个。


板齿鼠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特别喜欢甘蔗、甘薯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种子。至于以哪种作物为主食,则与所在地区农作物类型有关,且有季节性的差异。例如在种甘薯较多的地方,便以甘薯为食;在甘蔗产区,便以甘蔗为主粮;在水稻区则盗食孕穗和谷粒。如果田间没有吃的作物时,它们就吃草籽、草根、嫩茎和小浆果等。此外,还吃极少量的动物性食物,如小鱼、虾、螺等。有时也互相残杀,咬食鼠尸。板齿鼠食量大,在饲养条件下体重平均445g的成鼠,每日取食量达114g。田间野生植物占板齿鼠食物的比重相当大,这与板齿鼠的栖息环境杂草多有关。

2_九雷图片转换器.jpg

板齿鼠繁殖力强,一年四季都有繁殖,一般年产4-6胎。雌鼠往往在哺乳期间又能交配受孕,每窝产仔3-7只,最多9只。一般春夏季产仔数少,幼鼠成活率低;秋季产仔数多,幼鼠成活率也较高。孕期4周,幼鼠出生后23-26天就可以自由觅食,为害农作物。幼鼠经3-4个月即达性成熟,可以交配繁殖。


在中国深圳,由于板齿鼠栖息地急剧减少,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1984年捕获59只,占11.78%,2000年在宝安区的光明农场捕获16只板齿鼠,占2.56%,2005年张小岚的调查在宝安区发现1只板齿鼠。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板齿鼠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大型鼠类,尾长等于或略短于体长。后足长40-60mm。背面毛很粗糙,尤其身体后面,有粗长的黑色针毛,暗棕黑色,体侧略淡,腹面毛基黑灰色,毛尖淡棕灰色至灰白色。尾粗大,覆盖黑灰色短毛,整体颜色灰黑色,上下一色。前后足背面灰黑色,腹面白色,爪灰白色。头骨粗壮,眶上嵴很明显。颧弓强大,听泡大。臼齿列宽大,臼齿没有明显的齿尖和内外侧齿突,咀嚼面呈板状。

板齿鼠的分布范围及栖息地

国内分布于四川南部及云南,广西,福建和台湾。国外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斯里兰卡等。

板齿鼠喜栖于潮湿近水而较高的地方,如海堤、河堤、灌渠旁、围基、甘蔗田、甘薯地、高土堆、小土丘、竹林、山麓、茅草丛、水塘边等采食方便、水源充沛、地势高、隐蔽条件好的地方以及垄沟、田基的豁口、渠边、草丛棘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