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由两个主要岛屿构成,地质活动频繁,火山众多。大约1亿年前,新西兰因板块漂移而与冈瓦纳大陆分离,从此长期孤立,这一地理隔离促成了众多特有物种的演化,尤其是鸟类。
今天的新西兰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热点,其中大约四分之一的鸟类和大多数昆虫都是世界独有。在人类尚未到来之前,这片土地上没有陆生哺乳动物,因此许多鸟类失去了飞行能力。然而,在引入外来哺乳动物后,许多原生鸟类遭遇灭顶之灾。本文将为你介绍新西兰最具代表性的20种动物,带你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独一无二的野生动物世界。
几维鸟是新西兰的国家象征,是一种夜行性、不会飞的鸟类。它们身形圆润,体表覆盖柔软的毛状羽毛,拥有长而灵敏的喙,喙部前端带有鼻孔,并具备类似猫咪胡须的触须,非常依赖嗅觉觅食。
它们是地面生活型鸟类,骨骼内含有髓质,与多数飞行鸟类的空心骨不同。几维鸟以每只鸟体型与蛋大小比例最大而著称。野生种群数量估计不足5万只,且数量持续减少。
蓝鸭是新西兰特有的濒危鸭种,羽毛呈蓝灰色,生活在山区河流湍急的水域中。它飞行能力不强,但游泳极为出色。由于捕食者入侵和栖息地丧失,蓝鸭的数量正不断下降。
咔咔鹦鹉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鹦鹉,羽色以棕橙色为主,最早在1851年被记录。它们活跃于森林树冠和岩石区域,以花蜜和植物为食。其名“kaka”源自毛利语,意为“鹦鹉”。该物种有两个亚种:北岛咔咔和南岛咔咔。
塔卡波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秧鸡类鸟类,羽毛呈现出闪亮的蓝绿色泽,无法飞行,只能缓慢行走。曾被认为灭绝,直到1945年再次被发现。如今仍面临灭绝风险,是新西兰重点保护物种之一。
夜鹦鹉是世界上唯一不会飞的鹦鹉,体型大,体长可达60厘米。它是夜行性动物,因面部羽毛布局像猫头鹰而得名。羽毛松软,因不需飞行而缺乏飞羽特性。该物种寿命极长,由雌鸟选择配偶。曾在1974年被认为灭绝,但在2005年确认仍存活86只。
韦塔是新西兰特有的大型昆虫,被称为“昆虫界的恐龙”。它们原本在生态系统中充当“啮齿动物”的角色,但在人类引入老鼠之后遭到严重威胁。它们拥有强大的下颚,可挖掘洞穴,也以腐殖质和其他昆虫为食。
凯阿鹦鹉是新西兰唯一的高山鹦鹉,生活在南岛冰川与高山区域。它们羽色以绿褐色为主,翅膀底部鲜红,性格顽皮好动且聪明。该物种濒临灭绝,因人类活动频繁而面临生存威胁。
也称为新西兰企鹅,体高约50厘米,以眼部黄色冠羽和白色面颊著称。它们大部分时间独自在海上生活,只有在繁殖季节短暂返回陆地。它们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十分谨慎害羞。
胡克海狮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海狮之一,雌性为白色或乳黄色,雄性则为深棕色或黑色。主要繁殖于奥克兰群岛的亚南极气候区域。母狮极为护仔,常在林地中安置幼崽以避开风暴和雄性骚扰。它们因外形酷似海豹而遭遇过度猎杀。
体型巨大的海鸟,翼展可达3米,羽色洁白。鼻腔中有腺体能将摄入的海水盐分排出。它们飞行和游泳能力强,但走路笨拙。是迁徙鸟类,只在新西兰海岸筑巢繁殖。
以下是另外10种新西兰的珍稀或特有动物:
毛利鸽(Kereru, Hemiphaga novaeseelandiae):新西兰特有的大型果鸽。
鸮形目猫头鹰(Strigidae科):包括多个本地种类。
特有虻类(Tabanidae科):大型吸血昆虫。
水母类(Medusozoa亚门):新西兰近海常见。
喙头蜥(Tuatara, Sphenodon spp.):新西兰独有的活化石爬行动物。
斯克拉特企鹅(Eudyptes sclateri):濒危且特有。
斯内尔企鹅(Eudyptes robustus):仅见于斯内尔群岛。
恐鸟(Moa spp.):已灭绝的无翼巨鸟,完全特有。
条纹燕鸥(Sterna striata):新西兰特有的海鸟。
如果你对更多类似文章感兴趣,欢迎浏览我们网站的“野生动物”分类,了解世界各地令人惊叹的物种。
参考文献
国家地理(2015)。人类遗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西班牙:Editec。
Braswell, T., (2001) 厚嘴海马(Eudyptes pachyrhynchus)。密歇根大学动物学博物馆。可访问:https://animaldiversity.org/accounts/Eudyptes_pachyrhynchus/
海洋哺乳动物学会(s.f.)Phocarctos hookeri。可访问:https://marinemammalscience.org/facts/phocarctos-hookeri/
Mackerras, I. (1956)。新西兰虻科(双翅目)。新西兰皇家学会学报,第84卷,第3部分,第581-610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Nestor productus。网址: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22684834/93049105
动物标签: 新西兰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