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昆虫

蝎子与“Alacrán”的区别

2025-09-05 22:30:59 7

很多人想知道 “alacrán”和“escorpión”是否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答案是:没有区别,它们其实是同一种动物——蝎子。只是因为地区和语言习惯不同,在一些地方叫“alacrán”,在另一些地方叫“escorpión”。然而,由于误解的流传,许多人仍然以为两者有毒性或习性上的差别。

本文将为你详细解释蝎子与“alacrán”的称谓差异、它们的基本特征,以及蝎子螫刺的症状与应对方法

1.webp


蝎子和 alacrán 是同一种动物

蝎子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Arácnidos)下的蝎目(Scorpiones)。它们最典型的特征是:

  • 两只螯肢(pedipalpos):形似钳子,用来捕食和防御。

  • 分节的长尾巴:末端有毒针,用来注射毒液。

全球已知约 1500 种蝎子,体型差异极大:最小的不足 1 厘米,最大的可达 21 厘米

蝎子多生活在:

  • 沙漠、岩石地带或热带地区

  • 部分种类能在洞穴、树上生活;

  • 喜好阴暗、安静、湿度适中的地方。

食性:以昆虫为主,也捕食蜘蛛、蜥蜴,甚至同类。有些大型蝎子甚至能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如老鼠)。蝎子即使数月不进食也能生存,但缺水则无法生存

毒性:约 1500 种蝎子中,只有少数对人类真正致命。一般来说:

  • 浅色蝎子(白色、黄色、米色)常见毒性较强;

  • 深色蝎子(黑色、棕色)多数毒性较弱。
    不过,这只是经验规律,不能作为绝对科学依据。


为什么有的地方叫“alacrán”,有的叫“escorpión”?

  • “Alacrán”

    • 墨西哥南部,人们更常用“alacrán”。

    • 墨西哥北部,有时“alacrán”专指有毒的,而“escorpión”则指无毒的。

    • 西班牙,这个词逐渐少用,在部分地区“alacrán”甚至是指蟋蟀,而不是蝎子。在乡村地区,偶尔也用来指体型较小的蝎子。

  • “Escorpión”

    • 墨西哥北部,“escorpión”使用更频繁,可能受到英语“scorpion”的影响。

    • 西班牙,“escorpión”是最常用的称谓,一般用来泛指蝎子。有时也区分:大体型叫“escorpión”,小体型叫“alacrán”。

总结:两个名字都正确,只是地区称谓差异

2.webp


蝎子螫刺的特点

蝎子螫刺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

  1. 种类:绝大多数蝎子对人类无害,只有少数品种的毒液可能致命。

  2. 体型:蝎子越大,毒腺越大,可能储存更多毒液。雌性通常毒性更强。

  3. 注入毒液量:蝎子通常不会一次注入全部毒液,但可能多次刺咬。

  4. 刺入位置:直接刺入皮肤比隔着衣物更危险。

  5. 受害者状况:儿童和老人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出现严重反应。

  6. 个体差异:有些人对蝎毒更敏感,可能引发严重中毒。

3.webp


蝎子螫刺的症状

症状因蝎子种类和受害者体质而异。若为高毒性蝎子,其症状可能逐渐加重:

  • 轻度:刺痛、灼热感、局部红肿、颜色改变。

  • 中度:麻木、嗜睡、血压升高、出汗、流涎、手脚抽搐。

  • 严重: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呕吐、腹部痉挛、幻觉、部分瘫痪。

  • 危急:高烧(至 40℃)、内出血、心脏受损、呼吸急促且微弱。若不治疗,最终可能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被蝎子螫刺后应该怎么办?

  1. 立即处理

    • 在被刺部位上方扎止血带,限制毒液扩散;每 20 分钟放松一次,避免完全阻断血液循环。

    • 若有条件,可在刺伤处作小切口,配合吸毒装置排毒。⚠️ 不要用口吸,以免毒液通过口腔伤口进入体内。

  2. 尽快送医

    • 立即前往医院,由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注射抗蝎毒血清

    • 医生能监测心跳、呼吸等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

  3. 时间窗口

    • 若被高毒性蝎子螫刺而未接受治疗,可能在 24 小时内死亡;部分过敏体质的人甚至可能在 1 小时内发病危重。


总结

  • 蝎子与 alacrán 并无区别,只是不同地区的称谓。

  • 世界上约 1500 种蝎子中,只有极少数对人类危险。

  • 蝎子毒液的作用多为防御与捕食,并非专门攻击人类。

  • 若被螫刺,应立即处理并尽快就医,以免毒素造成严重后果。

蝎子是地球古老的节肢动物之一,已有超过 4 亿年的进化历史。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控制昆虫数量的重要角色。了解并正确对待它们,既能保障人类安全,也有助于生态平衡的维持。


动物标签: 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