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鳃刺尾鱼尾柄两侧各具一尖棘。幼鱼体紫黄色,成鱼暗褐色。眶前后具橙斑。体侧密列橙色暗波纹。鳃孔上端经鳃盖后缘至颊部具一黑带。体长20厘米。分布地区:印度洋热带水域和太平洋中、西部热带水域。
动物标签: 黑鳃刺尾鱼
猜你喜欢
长嘴红鹰吻尖长,呈尖嘴钳状。体细长,银白色。体侧纵横匀布红色带纹,呈红格子状。体长60mm。分布: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
鲉褐菖鲉头部背面具棱棘。眼间隔凹深,较窄,为眼径的一半。眼眶骨下缘无棘;眶前骨下缘有一钝棘。上下颌、犁骨及胯骨均有细齿带。背鳍鳍棘12报;胸鳍鳍条常为18根。体侧有5条暗色不规则横纹。暖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岸岩礁海区。大者可达300多毫米。卵胎生。为我国自雷州半岛以东沿海一带习见鱼类。分布于北...
淤泥质海岸主要是由细颗粒的淤泥组成。它的平均粒径只有0.01-0.001mm。我国淤泥质海岸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黄海的苏北平原海岸。淤泥质海岸与河流有密切的关系,河流是淤泥质海岸的生命源。有河流存在,淤泥质海岸就兴旺发展,失去了河流,淤泥质海岸就萎缩后退。我国上述的淤泥质海岸与在这里入海的辽...
丝蝴蝶鱼体卵圆形,甚侧扁。吻较长,圆锥状。背鳍鳍条部有丝状延长条,在其下方有1个大于眼径的眼状斑。头侧有l横带穿过眼径。体测上部有7—8条斜线纹与腹侧的9—10条斜线纹呈直角相交。尾鳍后缘截形或略凸。生活在珊瑚丛中的美丽小鱼。体长65—145毫米。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黄斑燕鳐背鳍13,臀鳍10,背鳍前鳞25,侧线位于腹侧。上下颌具小圆锥牙,排列呈窄带,胯骨.有少许细齿。胸鳍甚宽大,胸鳍中部有l条黄色宽斜带。暖水性上层鱼类。常跃出水面,伸展宽大的胸鳍在空中滑翔一段距离。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水水域。我国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
海象是寒冷北极周围海域特有的海洋哺乳动物,如同豹海豹、食蟹海豹一样是南极海域所特有的海洋哺乳动物一样。海象也和鲸一样,它们的身体庞大,能为人类提供大量有机原料,所以早在公元9世纪起,北欧人便开始在北海附近猎捕海象。人们残酷地屠杀海象,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今天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和楚科奇人的某...
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是一种生活在海水中的鱼类,属于鲑科。它们在生命周期中主要在海洋中度过大部分时间,然后迁回淡水区域产卵。以下是关于大马哈鱼的详细介绍:生活史:大马哈鱼是一种迁徙鱼类,通常在海洋中生长和成熟,然后返回淡水区域产卵。它们的产卵地点通常是河流的上游,如阿拉斯加地区的一些河流。雌性...
漫游信天翁是南极地区最大的飞乌,也是世界飞鸟之王。它身披洁白色羽毛,尾端和翼尖带有黑色斑纹,躯体呈流线型,展翅飞翔时,翅端间距可达3.4米。号称飞翔冠军的漫游信天翁,真是名不虚传。它日行千里,习以为常,连飞数日,毫不倦怠,甚至绕极飞行,也锐气不减。漫游信天翁还是空中滑翔的能手呢,它可以连续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