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鱼两眼均在头左侧。有眼侧深褐色,被栉鳞;元眼侧白色,被圆鳞。口大,两侧口裂等长。上下颌各具1行大尖牙。
近海温水性底层鱼类。仔鱼眼对称,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变态,右眼转至左侧。变态完成后下沉海底,常侧卧潜伏于泥沙中。体长一般250~500毫米,大者达700毫米左右。依季节作短距离集群泅游。在黄海和渤海产量较多。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之。
动物标签: 比目鱼
猜你喜欢
由于海洋环境要比陆地上复杂得多,因此,一般的海洋生物要比陆地生物的繁殖力强,它们的求偶方式、繁殖、生殖方式,都非常巧妙。即使是这样,在众多的海洋生物群落中,也只有少数强壮的在适应了其生存环境之后才存活下来。这是因为,在海洋里,由于光线、压力、盐度、海流、潮汐、波浪、营养盐以及地质等条件的不同,形...
岛屿,是对海洋中露出水面、大小不等的陆地的统称。从含义上说,屿是比岛更小的海洋陆块。岛和屿如何划分,现在还没有具体的界限。世界上只有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特别是台湾省,常用屿来命名小海岛,如:兰屿、绿屿、花屿、东宝屿、西吉屿、大屿、棉花屿、花瓶屿等,就是台湾周围的小岛。此外,别的地方就很少用屿来...
鲉褐菖鲉头部背面具棱棘。眼间隔凹深,较窄,为眼径的一半。眼眶骨下缘无棘;眶前骨下缘有一钝棘。上下颌、犁骨及胯骨均有细齿带。背鳍鳍棘12报;胸鳍鳍条常为18根。体侧有5条暗色不规则横纹。暖温性底层鱼类。栖息于近岸岩礁海区。大者可达300多毫米。卵胎生。为我国自雷州半岛以东沿海一带习见鱼类。分布于北...
四带马夫鱼。俗名:花关刀。背鳍第四鳍棘显著延长,呈长鞭状。头体侧具四色横带。背鳍及尾鳍呈橙黄色。体长25厘米。分布地区:南海、台湾和日本海域。...
彩带刺尾鱼牙不能活动。尾柄两侧各具1个向前棘。背鳍具9鳍棘25—28鳍条3臀鳍具3鳍棘26—27鳍条。体淡黄色,自眼向外放射出多条蓝灰色带纹。尾鳍后半部的横带与体色带纹同色。典型珊瑚礁鱼类,通常栖息于礁盘附近浅水。体长160—190毫米,较少见。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中、西部。我国见于南海。...
你知道有些鱼类拥有特别的吸盘吗?这些吸盘不仅帮助它们在水中生存,还有许多神奇的用途。有些鱼用吸盘附着在岩石或珊瑚上,有些则借此机会“搭便车”,借助其他动物的移动来节省体力。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10种拥有吸盘的鱼类,看看它们如何利用这种特殊的生物结构在水中生存!目录:什么是吸盘鱼?10种带吸盘的鱼类1. 吸盘...
“月有盈亏圆缺”,海有涨潮落潮,大海中的海水每天都按时涨落起伏变化。古时,人们把白天的涨落称为“潮”,夜间的涨落叫做“汐”,合起来叫做“潮汐”。潮汐现象使海面有规律的起伏,就像人们呼吸一样。海水涨起来的时候,只见那水头像骏马一般,从大海的远处奔腾而来,转眼间水满湾畔,惊涛拍岸,发出雷鸣般的轰鸣,...
比目鱼两眼均在头左侧。有眼侧深褐色,被栉鳞;元眼侧白色,被圆鳞。口大,两侧口裂等长。上下颌各具1行大尖牙。近海温水性底层鱼类。仔鱼眼对称,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变态,右眼转至左侧。变态完成后下沉海底,常侧卧潜伏于泥沙中。体长一般250~500毫米,大者达700毫米左右。依季节作短距离集群泅游。在黄海和渤海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