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蝴蝶鱼背鳍有粗短鳍棘14,以中部鳍棘为最长。头部有一较眼径稍狭的横带。体侧方跨侧线有一卵圆形大黑斑,黑斑的三分之一位于侧线上方。尾鳍宽短。
暖水性小型珊瑚礁鱼,体长一般60一120毫米。我国海南岛南岸沿海习见种。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只见于南海。
动物标签: 镜蝴蝶鱼
我们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创作了这篇文章,然后确保它经过 动物top 编辑的事实核查和编辑。
猜你喜欢
在探索海洋生物时,“鞍状斑纹海洋动物”一词经常出现,吸引着海洋爱好者和研究人员。但鞍状斑纹究竟是什么?哪些海洋生物拥有这种斑纹?这一独特特征主要与虎鲸有关,在海洋生物识别和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什么是鞍状斑纹?鞍状斑纹是指某些海洋动物(尤其是虎鲸)背鳍后方独特的颜色或标记。这种标记对于识别个体动...
丝蝴蝶鱼体卵圆形,甚侧扁。吻较长,圆锥状。背鳍鳍条部有丝状延长条,在其下方有1个大于眼径的眼状斑。头侧有l横带穿过眼径。体测上部有7—8条斜线纹与腹侧的9—10条斜线纹呈直角相交。尾鳍后缘截形或略凸。生活在珊瑚丛中的美丽小鱼。体长65—145毫米。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区。我国见于南海。...
黑双锯鱼俗名:鞍背小丑。体棕褐色。眼后缘具一白色宽横带,体侧第二条白色横带伸向背鳍最后绍棘与鳍条部边缘,呈鞍背状。体长40mm。分布南海、台湾。...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广阔而神秘的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命形态。生活在海洋或沿海河口咸水区域的生物统称为海洋生物,它们不仅支撑着全球生态平衡,还通过产生氧气和固碳,为人类的生存环境作出巨大贡献。从最初在水中生活的脊椎动物,到演化成两栖类、哺乳类并重返海洋的海豹、海豚和鲸鱼,海洋生物的演化历程展示了...
让我们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在欧、亚、非洲之间有一个海,就是地中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宽约1800公里,面积约250多万平方公里。地中海西边有21公里宽的直布罗陀海峡,穿过它就到大西洋;东边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印度洋,东北部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相连。地中海...
黄高鳍刺尾鱼俗名:黄吊。吻尖突。尾柄两侧各具一平卧向前棘,能竖起。体黄色,无条纹或暗点,体侧中央具一淡色指状斑。体长100mm。分布:南海、台湾,热带印度洋和中、西太平洋。...
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普遍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水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成分,海水的庇护能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生命的杀伤。大约在45亿年前,地球就形成了。大约在38亿年前,当地球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时,在咆哮的海洋中就开始孕育了生命--最原始的细胞,其结构和现代细菌很相似。大约经...
黑体管鼻海鳝。俗名:马彩鳗。幼鱼前鼻呈管状,随成长管壁呈膜状。上下颌端须分枝并延长。幼鱼体色为黑色,雄鱼为天蓝色;雌性为黄色。体长1.2米。分布地区:南海、台湾沿海及西太平洋。图中是在珊瑚礁中的黑体管鼻海鳝(头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