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底表全图(主要的生物演化)
动物标签: 生物 演化
猜你喜欢
第一批鸟有锋利的牙齿、长长的骨尾巴和手上的爪子。我们所看到的现存鸟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明显区别在早期鸟类中并不存在。事实上,最早的鸟类比今天的任何鸟类都更像小恐龙。已知最早的(从化石来看)鸟类是 1.5 亿年前的始祖鸟,但鸟类在此之前就已进化。在始祖鸟之后不久,一系列具有更高级特征的鸟类出现了。其中一组在白...
《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态学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9月4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在鱼类登陆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他们在宁夏青铜峡发现了一种3.7亿年前的古鱼——周氏鸿鱼,该鱼体长达到1.5米,兼具根齿鱼类、希望螈类和四足动物的特征,揭示...
2019年《自然》(Nature)以封面文章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邹晶梅、徐星、周忠和的研究成果:侏罗纪善攀鸟龙类揭示膜质翅膀在恐龙中的演化,展示了在恐龙—鸟类演化历程中出现大量意想不到的适应飞行的尝试,与之对应演化出差异显著的骨骼—表皮衍生物组合。在脊椎动物漫长的演化史...
虽然,安特生早在1921年就注意到后来出土了北京人化石的地点(后来被称为“第一地点”)有一些白色带刃的脉石英碎片,虽然,自从1927年开始对第一地点进行大规模发掘以后这样的石片更是经常发现,但是,人们并没有对它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在当时,人们关于石器的知识还非常有限。北京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阿尔伯格联合团队在脊椎动物颌演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在最新一期(2016年10月21日)《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一种4.23亿年前的志留纪盾皮鱼——长吻麒麟鱼(Qilinyu rostrate),填充了硬骨鱼式的全颌与盾皮鱼式的原颌两种状态之间的形态学鸿沟...
国内外一些学者却认为中华曙猿不是高等灵长类,理由是它比非洲的那些早期高等灵长类表现出了许多的原始特征,而且其材料不够完整。然而没过多久,世纪曙猿在山西垣曲盆地的发现就为高等灵长类起源这架天平的中国一方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童永生[右]等人在垣曲发掘王景文[右]和黄学诗等人在垣曲考察垣曲盆地是中国...
“过滤”是动物界常见的取食手段,也是自然选择作用于生命演化的一种方式。最新一期的《Science》及其子刊《Science Advance》同时报道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两项科研成果,它们都与“过滤”有关。“滤齿龙”(Atopodentatus unicus)是一种具有特殊牙齿形态的滤食性三叠纪海洋爬行动物。在早先的研...
7月11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古脊椎所邹晶梅,董丽萍,周忠和及天宇博物馆郑晓廷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一件白垩纪早期热河生物群的驰龙科新标本——赵氏小盗龙(Microraptor zhaoianus)的胃中,近乎完整地保存了一个还未被消化的蜥蜴个体。这是迄今报道的第四件胃中保存食物的小盗龙标...